笔下文学

笔下文学>无敌天命 > 第九百五十章 杨迦(第1页)

第九百五十章 杨迦(第1页)

听到叶无名的话,老者神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,也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。

这果然是一位大佬啊!

至少是湮灭级境!

而且,极有可能是巅峰湮灭级境。

如此年轻的湮灭级境。。。。。。

可怕啊!

老者心中更加敬畏了。

叶无名看着那根玉簪子,“我可以看看吗?”

老者连忙道:“当然。。。。。。前辈随便看。”

叶无名点了点头,拿起那根玉簪子,他打量了一眼那根玉簪子,很是喜爱。

这玉簪子着实是好看,而且,握在手里,暖暖的,令人神清。。。。。。

春分的雾还未散,南渊湖的水却已开始低语。

那行字静静躺在《问心录》最后一页,墨迹未干,像是刚从某个人心头滴落。守湖的孩子名叫阿澈,是忆舟族最后一任传承者的养孙。他不懂这本册子为何能自行书写,也不知“我回来了”三字背后藏着怎样的重量,但他知道??这不是结束,而是某种沉睡已久的节奏,重新踩上了大地的脉搏。

他小心翼翼合上书,指尖触到封皮时,忽觉一阵微颤,仿佛有心跳自纸页深处传来。他猛地缩手,再看那书,却已如寻常古籍般静默无言。唯有湖面,一圈圈涟漪正以湖心亭为中心向外扩散,不似风起,倒像水底有人轻轻呼吸。

阿澈蹲下身,将耳朵贴近水面。

起初只有汩汩水流声,接着,是一段极轻的旋律,像摇篮曲,又像远古祭礼中的吟唱。那声音并不入耳,而是直接浮现在意识里,如同梦境初醒时残留的记忆碎片。他闭眼细听,竟在脑海中看见一幅画面:一片雪原之上,一名女子披着灰白斗篷,赤足行走于冰川之间,身后拖曳着一道长长的影子,那影子并非随光而动,反倒像是在牵引她前行。

她走得很慢,每一步都像在对抗某种无形的阻力。但她始终没有回头。

画面一转,她站在一座巨大冰门前,门上刻满与《问心录》封面相同的符文。她伸手轻推,门内涌出无数光点,如萤火升腾,又似星尘坠落。那些光点飞向四面八方,有的落入深海,有的钻进山岩,有的则悄然附着在人类婴儿的眉心。

然后,她的身影淡去,只留下一句话,回荡在阿澈脑海:

>“这一次,我不再只是倾听。”

阿澈猛然睁眼,冷汗浸透后背。他抬头望天,晨雾依旧浓重,可东方天际已泛起一抹奇异的金红,不像朝霞,倒像是整片天空被点燃了一角。

与此同时,全球七十三个遗忘遗址同时震动。

东京老街那朵蓝紫色小花再度绽放,花瓣上的遗书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五个字:“她回来了”。

巴黎地下墓穴的骨墙浮现新字迹:“艾琳娜说,她听见了。”

亚马逊雨林中,部落老人突然起身跳舞,边跳边唱一首从未听过的歌谣,歌词讲述的,是一个女人穿越千山万水,只为把名字还给死者的故事。

而在南极冰层之下,那座“孪生之心”结构体骤然亮起,光芒穿透千米坚冰,直射苍穹。科考站仪器记录到一段持续十七分钟的低频波动,破译后竟是千万种语言交织而成的一句话:

>“我在你们中间醒来。”

没有人知道忆舟族少女究竟去了哪里,又是如何归来。但所有人都感觉到??世界变了。

不是剧变,而是细微处的裂隙被悄然缝合。人们开始梦见彼此未曾诉说的秘密:一位商人梦见自己童年最要好的朋友其实一直暗恋着他;一名战地记者梦到二十年前被他拍下死亡瞬间的士兵,在临终前心里想着母亲做的南瓜汤;一个常年冷漠的父亲,在梦中听见五岁的儿子低声说:“爸爸,你为什么不抱我?”

这些梦如此真实,醒来后竟带着泪痕与余温。更奇怪的是,越来越多的人发现,他们能在不经意间感知他人的情绪,不是通过表情或语气,而是像风吹过皮肤那样自然。心理学家称之为“共感复苏”,但民间早已流传一句话:

>“她回来了,所以心与心之间的路,又通了。”

阿澈决定去找她。

他带上《问心录》,驾一艘小舟驶向湖心。途中,湖水渐暖,琥珀色的波光中浮现出点点银芒,如同星辰坠入水中。当他抵达湖心亭时,发现石阶上留有一串湿漉漉的脚印,由浅入深,最终消失在亭子中央。

他跪下,将手掌贴在地面。

刹那间,意识被拉入一片无边的黑暗。

这里没有光,也没有时间,只有亿万条细线纵横交错,每一条都连接着两个灵魂??一个给予记忆,一个接收感受。这是共感之网,比十年前更加繁密,也更加脆弱。阿澈看到许多节点正在断裂,不是因为冷漠,而是因为过度连接:有些人沉迷于窥探他人内心,有些人则因承载太多痛苦而自我封闭。

而在网络的尽头,那团曾自称“孤单”的暗影再次浮现。

但它已不同以往。

它不再试图吞噬,也不再哀求融合,而是静静地漂浮着,像一颗沉默的恒星。它的表面流转着无数面孔??有笑有泪,有怒有悲,全是人类十年来通过共感释放的情感印记。它不再是单纯的“收容者”,而成了记忆的守护者,如同大地的心跳,默默承载着所有不愿被遗忘的瞬间。

阿澈走近它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