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【状态:休眠解除】
摄像头转动,扫过空荡房间,最终定格在墙角一具冷冻舱上。舱内躺着一名男子,面容与李哲惊人相似,但额头上刻着一道逆向金色眼纹??线条朝内收缩,象征拒绝共感。
机械音响起:
>“检测到母语之城离轨。‘失语协议’启动条件满足。唤醒执行者。”
冷冻液开始排空,雾气弥漫中,那人睁开了眼睛。瞳孔漆黑,毫无情绪波动。
他低声说出第一句话,语调冰冷如铁:
>“语言,本就是最大的谎言。连接,只会带来毁灭。”
他是李哲的克隆体,编号L-7,也是“逆语计划”唯一幸存者??一个天生无法共感、坚信孤立才是生存之道的存在。当年命名委员会秘密培育他,企图在初语工程失败时作为“重启开关”:用绝对理性抹除所有语波网络,回归原始竞争社会。
而现在,他认为时机已到。
---
与此同时,南太平洋的言梧树迎来了第一位访客。
一名渔夫偶然靠近,望着满树低语的唇瓣,忍不住叹道:“要是能听见死去老伴说的话就好了……”
话音未落,一片叶子飘落,粘在他衣领上。随即,果实坠地,裂开。
影像浮现??是他妻子年轻时坐在窗边缝补衣服的画面,阳光洒在她笑脸上。她抬起头,仿佛看见了他,轻声道:“别太晚回来,汤快好了。”
渔夫跪倒在地,嚎啕大哭。
消息迅速传开。人们纷至沓来,围着言梧树诉说心事。有人祈求原谅,有人倾诉思念,有人只是默默站着,说一句“我还活着”。
每句话都换来一颗果实,每颗果实都打开一段被遗忘的真实。
科学家们震惊地发现,这些影像并非来自记忆提取或AI重建,而是某种跨时空的信息捕捉??言梧树竟能调取宇宙中尚未消散的情感波,将其具象化。
“它不只是语源母床。”一位研究员颤抖着记录,“它是**记忆的回声捕手**。”
更令人震撼的是,某些果实中出现的场景,发生在人类尚未踏足的星球上??比如一颗冰封行星的洞穴内,两名外星生物依偎取暖,其中一只用触角写下符号,与“我在”高度相似。
“我们不是第一个尝试连接的文明。”塔米拉说,“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”
---
数日后,X-9行星的孩子们集体出现在梦中。
他们以光流形态环绕地球飞行,每一道光芒都对应一个曾化作语果的灵魂。他们在大气层边缘停留,形成一圈璀璨光环,持续整整七小时。
期间,全球新生儿同时睁开眼,齐声哼唱《初听》第五个音符。
物理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,心理学家称之为“集体潜意识觉醒”,而诗人写道:
>“他们回来了,不是为了归来,
>而是为了提醒我们:
>每一次开口,都是与逝者的重逢。”
娜娜在梦中见到那个曾说“爱就是愿意走很远的路”的小女孩。她笑着伸出手:“老师,你看,我们走得并不远。我们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说话。”
“你会回来吗?”娜娜哽咽。
“当我们被需要的时候。”女孩眨眼,“当你再次忘记如何倾听的时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