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面前的朝臣们已经吵了快一个时辰,从辽东的军费超支,到河南的蝗灾,再到江南士绅瞒报田亩的老问题,一桩桩一件件,都像是无解的死结。
他能做的,只是不断地和稀泥,安抚这个,斥责那个,可他心里清楚,自己的话没有分量。
这些叔伯辈的老臣,表面恭敬,心里谁把他这个毛头小子放在眼里?
皇爷爷已经离京快半年了,音讯全无。
初时还好,可日子一长,各种流言蜚语便如野草般疯长。
有人说陛下在海上遇到了风暴,龙驭上宾了。
有人说陛下被南洋的藩王扣留了,朝廷外强中乾。
人心,已经散了。
就在这时,一名太监连滚带爬地衝进大殿,声音尖利得划破了所有爭吵:“陛下!陛下的船队,到龙江关了!”
“轰”的一声,整个奉天殿炸了锅。
所有官员都愣住了,隨即脸上露出狂喜,惊愕,不敢置信等种种复杂神情。
朱允炆猛地站起身,因为起得太急,险些带倒了身前的桌案。
他扶著桌子,嘴唇哆嗦著。
巨大的惊喜让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。
皇爷爷回来了!
这根大明的定海神针,回来了!
半日之后,朱元璋的龙輦在锦衣卫和京营的重重护卫下,缓缓驶入皇城。
当那个枯瘦的身影,在太监的搀扶下,重新坐上那张空了半年的龙椅时,殿內所有官员,包括朱允炆在內,都长长地鬆了一口气。
可他们很快就发现,皇帝变了。
他还是那个不怒自威的洪武大帝,可眼神里,却少了几分猜忌和暴戾,多了些深沉的疲惫!
“允炆,咱不在的这些日子,辛苦你了。”
朱元璋开口,声音沙哑。
“孙儿不敢,孙儿……”
朱允炆激动的语无伦次。
“做的不错。”
朱元璋摆了摆手,打断了他,目光扫过底下噤若寒蝉的群臣:“咱的皇太孙,位置坐得很稳。谁要是不服,就来跟咱说。”
一句简单的话,比任何圣旨都有用。
朝堂上那股蠢蠢欲动的暗流,瞬间平息。
朱允炆的地位,在这一刻,被重新焊死。
然而,安抚完孙子,朱元璋拋出的第一道旨意,就让所有人如遭雷击。
“传旨。”
朱元璋靠在龙椅上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遍大殿:“自今日起,废除海禁。”
满殿死寂。
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户部尚书张昶第一个反应过来,他几乎是扑出队列,跪倒在地:“陛下,万万不可啊!您定下海禁国策,片板不得下海,断不可废啊!”
“国策”
朱元璋眼皮都没抬,“咱就是皇帝。咱定的规矩,咱自己废不得?”